三位一体荀子名词解释 什么是三位一体

2024-05-01 1327 明贵知识网

《荀子》中直接谈到文学的不多,这里节录的是其中的在这些文字中,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:一是“言”,一是“名”,一是“乐”。


首先,荀子特别重视“道”,认为“辩说也者,心之象道也。心也者,道之工宰也。道也者,治之经理也。心合于道,说合于心,辞合于说”。这就是后世“文以明道”的先声。“道”的实际内容,就是礼义。他认为一切言论,凡是合乎道的、宣扬道的,就是好的;凡是离开道、违反道,就是坏的。


其次,强调“言”有“圣人之言”、“君子之言”、“小人之言”的区别。“圣人之言”最为完美,是人们崇敬、效法的对象,而小人的“奸言”,“虽辩,君子不听”。


复次,“言”会影响政治,不同的“言”会对政治起不同的作用。圣人之辩,“说行则天下正,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”;小人之辩,“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,上不足以顺明王,下不足以和齐百姓.”故须排斥。


我们可以把荀子关于“言”的看法看成是他对文学的看法。“明道”是荀子文学观的核心;关于圣人之“言”的理论,反映在文学观点上就是“征圣”的主张。荀子本人是儒学经典主要的传授者,明道、征圣、宗经三位一体,明道是三者的中心,这就是荀子文学思想的基本内容,它奠定了后世儒家明道、征圣、宗经三位一体的文学观的基础。


在“名”这个问题上,荀子竭力反对“用名以乱名”、“用实以乱名”、“用名以乱实”的“邪说僻言”。他认为“名”与文章的用词命意有密切关系。词的概念明确,那么句子所表达的意也自然明确,虽似朴质,却很精当。荀子的这一论述有重要的历史地位。


荀子论“乐”,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他的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。先秦时代,诗乐是密切配合的,荀子关于音乐的见解中有不少地方和文学批评有关。他认为:音乐的产生和人们对音乐的需要,是“人情所必不免”的事情。音乐可以表现人们内在的“性术之变”,不同的音乐能使人产生“心悲”、“心伤”、“心淫”、“心庄”等不同的心理反应。荀子批评了“非乐”的墨子,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“正其乐”,以达到“治生焉”的目的。荀子的乐论是他明道、征圣、宗经的文学观在音乐领域的体现。

三位一体荀子名词解释 扩展

荀子特别重视“道”,认为“辩说也者,心之象道也。心也者,道之工宰也。道也者,治之经理也。心合于道,说合于心,辞合于说”。这就是后世“文以明道”的先声。“道”的实际内容,就是礼义。他认为一切言论,凡是合乎道的、宣扬道的,就是好的;凡是离开道、违反道,就是坏的。

三位一体荀子名词解释

声明:明贵知识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本站